经济导刊
分享:

积极防范应对美国将在经贸领域对我进行新一轮打压

桑百川 章海源 余稳策 来源: 2025.02.18 10:58:18

 

特朗普再次执政,大概率兑现其选举承诺,对我国发动新一轮贸易打压,其中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已被提上日程,同时美将继续采取关税武器化、审查工具化和经贸政治化等手段对我国展开更严厉的制裁围堵。

对此,我国应加强研判,加快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加紧构筑中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供应链安全体系,引导企业合理使用“避”“降”“追”等组合技术,积极防范和应对美国出台的各种举措。

特朗普2.0在经贸领域对我极限打压的预判

打响第一枪,取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即最惠国待遇。2002年1月1日,美国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正式生效,免除了美国国会每年一度的对中国贸易地位的审议,保证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时能够享受与其他国家相同的低关税待遇,为此中国也同时向美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PNTR地位成为中美贸易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基石。

近日,美国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机制化进程加速推进,打响了特朗普2.0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第一枪”,势必将对中国贸易与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24年11月19日,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C)向国会递交了2024年度报告,提出一系列有可能彻底改变中美贸易与经济竞争格局的政策建议,包括建议取消中国PNTR地位。一旦美国单方面取消中国PNTR地位,美国非最惠国关税平均税率约为42%,叠加301框架下约20%的关税,对华平均关税将升至60%以上,这就是特朗普称的对中国关税增加60%的原因。

关税武器化

第一,对战略性商品设置高额关税门槛。根据美2024年11月《恢复贸易公平法案》(RTF),美国“先进技术产品清单”和“中国制造2025”所涉及的战略性商品将成为美国重点加征关税对象。该提案强调对中国非战略商品征收最低35%的从价关税,对所有战略商品征收最低100%的从价关税,并要求5年内逐步实施。

第二,重点打击中国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当前,美国301关税条款并未覆盖小额电商产品,可以预判,打压中国跨境电商产品将成为美国政府的重点方向。RTF提案不仅要求中国低价值货物的进口必须通过报关进行重点审核,还明确提出废除中国低价值货物的进口关税、税费及严格审查的豁免待遇。

第三,加大对源自中国本土商品的制裁力度。RTF提案提出,美国总统应每年为仅在中国生产的商品设定进口配额,强调逐步消除对中国进口商品的依赖。同时该提案授权总统利用额外关税、配额或禁令形成制裁“组合拳”,借以惩罚中国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审查工具化

第一,恢复对华贸易地位的年度审议。如果撤销了中国最惠国待遇地位,美国国会将对中国重新展开年度评估,重点考察中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是否符合美国利益及其认可的国际经贸规则,是否需要调整或修改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第二,扩大涉美经贸活动的审查范围。以往美国“长臂管辖”主要运用于对华科技打压,即随意宣称产业的关键技术具有美国要素,将技术交易活动纳入管制范围。根据RTF提案,所有中国商品的进口商在入境时,需要提交一份本就存在估值扭曲的“商品在美价值”声明,而非进口商在中国支付的价格,且需交由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核实。不难预判,美国“长臂管辖”的手段将日益复杂多样,范围领域将全面覆盖中国商品。

第三,强化美国对华经贸的严格审查。USCC2024年度报告要求美国政府部门公布美对华投资的情况,在数量、类型、行业等方面对中国深度审核。同时,报告明确提出,将更新现有贸易和经济工具,加快立法进程推进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优先审查事项与目标。

经贸政治化

第一,继续联合盟友构建经贸反华联盟。特朗普1.0时期,就开始拉拢盟友对中国形成“合谋围堵”。到拜登政府科技领域的“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基建领域的“重建更好世界”(B3W)和“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关系计划”(PGII),美国利用细分领域构建各类同盟组织,以维护自身主导的国际秩序。可以预判,特朗普2.0仍将联合盟友继续升级反华联盟。

第二,设立补偿机制转嫁国内矛盾。为了塑造反华共识、转嫁国内矛盾,美国将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并专设补偿机制。RTF提案强调设立关税收入基金,提出关税收入将用于补贴遭受中国冲击的美国农民和制造商、军事支出以及偿还美国政府债务。

第三,“人权”话题仍是美重要手段。美国除了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外,所谓的“人权”问题亦是其高频词汇。RTF提案指出,总统有权禁止进口任何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不公平生产或违反人权的中国商品。由此预判,对华“人权战”“道德战”仍将是美国重要发力点。

多策并举,积极防范和应对美国出台的举措

积极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提前做好应对美国取消我最惠国待遇地位的应急预案。当前,美国取消中国PNTR地位仍处于听证与立法审议阶段,建议尽快组建相关专家团队、研究团队,协同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与行业协会,提前对“美国取消我国PNTR地位”的程序与影响进行评估,并组织应对工作。积极搜集美国不当管制的案例与证据,通过商务部向WTO等国际组织举证,及时跟踪美国国会的立法动向,做好应对与预案工作。

二是建立风险防范与国际贸易援助系统。借鉴俄罗斯于2022年应对美国取消其PNTR地位的经验,依托分行业、分产品与分地区的块状经济信息,对于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贸易产品形成动态信用报告,对于进出口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形成风险评估体系,提前制定多个稳定外贸企业运营、确保关键贸易产品顺畅进出口的优先计划,适当设立应急“资金池”,多举措完善对外贸易预警网络与援助服务机制。

三是警惕与防范美国新老盟友出台相应打压计划。欧盟先后出台《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碳边境调节机制》等“一揽子”计划,日本发布《外汇法》法令修正案,将与美国取消中国PNTR地位形成联合打压与制裁,美国仍在扩延新盟友国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提早部署应对“碳关税+PNTR地位”“双反调查+PNTR地位“技术与制度双重卡脖子+非PNTR地位”“经贸摩擦+非PNTR地位”等策略方案。

加快构筑中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

一是加大对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的攻关力度。美对我极限打压的本质是遏制我发展动力源,我们只有从原始创新底层发力,加快核心技术产品国产替代,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供应链自主可控。需要编制核心技术“差距清单”,组织优势力量进行重点投入和研发。借鉴俄罗斯的做法,国家主管部门牵头“进口替代交易所”在线平台,盘活国内供应链市场。

二是主导塑造区域性供应链网络。在关键领域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是突围的根本方向。我国要反向借力“产业外迁”趋势,顺势推动国内优势领域企业以联盟、联合体等形式在中国自贸区网络(FTA)、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全球南方市场主动布局,并大力发展各类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加快供应链转向共赢链的开放合作进程。

三是加强与美欧市场的国际合作。高度重视美欧国际贸易市场的重要作用,继续加强扩大投资贸易等方面,加强拓展和巩固与美欧市场的企业合作与供应链连接。一方面,强化与美国经济实体在“第三方”市场的经贸合作,绕开美国本土的直接制裁;另一方面,针对在华的美欧资本及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优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我国营商环境质量,引导链主型外资企业继续在华投资。

引导外贸企业合理使用“避”“降”“追”组合技术

一是以“避”应对“关税武器化”。加大对外贸企业进行政策与业务培训力度,引导企业灵活运用美国海关归类(HTSUS)中的低税率或特殊进口条款,利用自由贸易协定、第三方国家贸易优惠计划,降低关税壁垒的影响。反向借鉴美国301条款,积极申报机械制造、机电商品及其零部件的301关税豁免。

二是以“降”应对“审查工具化”。建议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首次销售规则、估价扣除规则、转移定价与贸易救济事后调整规则,降低产品的进出口成本并主动排除风险因素,利用对外贸易区、保税仓库、海外仓、保税运输等方式延迟美国单方面贸易“安全”审查,为其中满足条件的产品申请豁免审查。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各个国际贸易行业分会,加快出台《自主构建可追溯性国际贸易审查清单指南》,帮助企业提前应对纷繁复杂的审查程序。

三是以“追”应对“经贸政治化”。引导企业追踪全球南方、金砖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际市场动向,以追求稳固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为目标,建立多元化国际供应商网络,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此外,在联合国框架下,引导企业加入追诉程序,指控美国大肆诋毁中国商品存在的“人权”“道德”“劳工”“童工”问题是非法且无依据的,跳出美国“叙事陷阱”并追诉由此造成的损失。

编辑  季节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5年02期

总期号:309期

2025年01期

总期号:308期

2024年12期

总期号:3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