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刊
分享:

不搞对抗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经验

来源: 2018.12.13 09:29:18

 

 

201911日是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40周年。此前30年,中美经历了从对抗到和解的过程;此后40年,两国关系虽有曲折,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现在,中美关系正走向一个新的不确定时期,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双方关系的下滑是明显的。这种变化不仅将对中美两国产生重要影响,也会牵动整个国际形势。当前,我们需要冷静的观察和分析,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妥为应对。

  

中美关系的基础已与以往不同

 

首先,应当看到,中美关系势必发生某种调整的原因,是两国关系的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双方综合国力差距缩小,呈现出竞争态势。

回顾历史,中美两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能够实现和解,其原因不仅在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双方经过多年对抗,彼此对对方力量的限度有了充分认识,双方都认识到,和解而非对抗才符合彼此的利益。中美和解之后,两国的合作先以安全为主;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迅速展开,在全球重大问题上的合作也不断扩大。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启动后的几十年里,中美互信的基础是,两国综合国力相差悬殊,双方在安全领域互有需求,在经济领域由于发展水平不同可以实现互补。

中美正式建交后的四十年大体经过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是两国关系最好的十年,虽然双方有所矛盾,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上世纪90年代之后近二十年,两国关系总体维持向上,但其间有所动荡,发生了制裁、炸馆、撞机等事件。应该说,这二十年中美关系能保持基本稳定并有所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双方都认识到彼此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美国也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如海湾战争、9·11事件、美伊战争等。最近十年,中美关系看似波澜不惊,但一些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特别当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双方原有的互信逐渐动摇。事实上,奥巴马政府时期对华政策已经开始调整,只是那时美国内部的意见还不很一致,有关动向也未引起中国的足够重视。然而,近一年来,美国朝野在对华政策必须调整这一点上已形成共识,虽然最终的目标,即把中美关系定位为何种性质、采取何种政策尚不很明确,但走向大国竞争的态势是明显的。

中美关系为何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力量的兴起以及由此导致的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而引起的。

第一,国际形势不稳定,原有的治理体系逐渐失效。自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未能太平无事,如人所愿建立起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地区性动荡和战乱此起彼伏。同时,自那时开始的一波全球化近期出现退潮。这一波全球化的推手是信息化、高科技,与之相伴的是资本快速转移和全球人口大规模流动。全球化在造就经济发展繁荣的同时,各国之间与各国内部,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和转移加快、金融风险增加等情况,原先被地域和国界区割开的宗教、种族矛盾和冲突,由于全球人口流动演变为一些国家内部的问题。各国间竞争加剧,各种矛盾凸显出来。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粹主义兴起、社会观念左右撕裂以及一些所谓的“黑天鹅事件”等等,这些问题对美国影响较大,在中国亦不同程度存在。

第二,中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对现存世界秩序产生重大冲击,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与以往大不相同。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加入现有世界经济体系,抓住了全球化的机遇。然而,中国的发展速度及所形成的巨大经济体量超出所有人的预想。中国的发展在为世界经济提供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对现存世界经济体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对这一矛盾的正反两个方面都须正视,应设法予以调和。

第三,中美之间现在虽仍有大量的经贸往来与合作,但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已经显现,两国间的竞争涉及经济、科技、军事、安全,外交等各个领域。美国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中国已对其霸权地位构成挑战;尽管中国既没有这种意愿,客观上也不具备这种实力。 

 

中美关系三种可能的前景

 

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存在三种可能:一是重返大国竞争的老路,形成对抗,如美国一些人主张的“中美脱钩”或“新冷战”。这是最坏的前景。二是两国竞争有张有弛,在危险领域能形成有效管控,双方在重大全球问题上仍能保持合作。公平竞争加合作,这是有可能争取到的最好前景。三是一种中间状态,双方竞争加剧,关系持续紧张,偶有喘息,但难以做到“脱钩”。这是近期可能出现的局面。中美关系最终朝哪个方向发展将取决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对于上述三种可能,首先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所谓“新冷战”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它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破坏作用,不仅不符合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事实上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关于冷战的历史教训,人们的反思集中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争;而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冷战的主要恶果是使工业化国家分裂为两大集团,迫使发展中国家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从而延缓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到来。对中国来说,主要教训是决不能闭关自守,中国的幸运之处就在于首先跳出了冷战造成的两极格局。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中美之间的竞争虽然难以避免,但这种竞争完全可能以历史上未曾出现的方式进行。我们既要接受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又要避免误读历史,以致看不到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现在,全球政治经济关系不同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也与二战后大不相同。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本质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争夺。当今世界独立国家林立,那种老旧帝国竞争的方式早已失去存在的空间,而两次世界大战也证明战争不再是攫取财富的手段,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二战之后的冷战时代,美、苏两国都把对方视为国际敌对势力的代表,双方之间也几乎没有经济联系。如今的中美矛盾是同一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两个主权国家间的矛盾,而双方仍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和巨大的共同利益,特别是一些重大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美两国的参与和合作。

中国何时超越美国,这是近年来不少人热衷炒作的话题。但这一话题并不具现实性。现在中国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的世界排位仍在70名之后。即使有朝一日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双方在诸多方面的差距仍是巨大的。其次,中美之间的竞争虽会在各个领域展开,但中国的目标是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改善本国人民生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而非取代美国的世界地位。为此,中国将争取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也包括与美国的继续合作。大国竞争的历史教训是:新兴大国直接挑战守成大国的地位,鲜有成功;而守成大国衰落的主因,往往是扩张过度或内部腐朽。最后,未来世界不会是当今世界的翻版。美国一超独大局面的形成有诸多特殊条件,而非历史常态。事实上,经过冷战后近三十年的发展,这一局面已在动摇之中。现在,各国的独立性都在加强,以历史标准衡量具有大国资格的国家也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尽管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很多,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不会改变。未来世界必将一体而多元,能容纳更多的国家和跨国组织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中美关系如何演变将受多种因素制约,各种力量正处在博弈之中。制止“新冷战”的出现、防止中美对抗是完全可能的。刚刚结束的G20会议,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会谈为扭转局面提供了契机。引导中美关系渡过当前的艰难时刻,妥善处理两国出现的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是否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和智慧。 

 

秉持不搞对抗的信念,是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经验

 

在中美出现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两国关系要稳定下来,需要一段博弈。当双方对于新形势下彼此的目标、力量的限度和各自的利益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重建互信是可能的。这个过程不会风平浪静。二战后中美关系几经轮回起伏。无论对世界和平还是对中美各自的发展来说,双方都应秉持不搞对抗的信念,这是处理两国关系的一条重要经验。

40年来,中国得以迅速发展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中国内部的变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其次是大幅调整外交战略,明确了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对国际形势作出和平与发展的新判断,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格局。再次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国际支持与援助。最后,中国对世界形成了新的认识,即多样化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矛盾斗争的一面,也还有互相依赖的一面,需要进行合作,也可以进行合作。这使得中国在应对国际变局时能够顶往外来压力,不搞意识形态争论,坚持改革开放,稳妥处理对外关系,取得更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使中国和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无疑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制约。在中国成长为大国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地会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外部环境趋紧的阶段;竞争矛盾不仅存在于中美之间,事实上也存在于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只是侧重和程度不同。我们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不仅要解决中国内部的体制问题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还必须化解中国的发展对现存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产生的冲击与矛盾。

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出现的矛盾,必须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加以处理。双方都要严格遵守国际规范。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坚持对等谈判,而中国的基本经验是看清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根据国情自主决定改革开放的步骤和速度。

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重复以往大国崛起的道路,更不能仿效以强权为特征的大国外交。当代中国需要对等、平和地与世界交往,培养健全的国民心态,防止自负的大国主义。无论外部世界如何演变,中国最重要的目标是在国内,关键是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决定大国博弈最终结果的,归根到底还是各国内部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韬光养晦练好内功,对外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实现国内目标的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走和平发展之路,将是对中国外交和中国智慧的考验。

                              (编辑  季节)



* 章百家,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阅读

热门话题

关注医改,没有健康哪有小康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疗改革,明确医改的目的是维护人民健康权益,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查看更多

新常态下装备制造业路在何方

2015年4月22日,由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牵头,邀请行业内部分重点企业领导人和管理部门&...

查看更多

>

2024年11期

总期号:306期

2024年10期

总期号:305期

2024年09月

总期号:3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