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

首页 | 

进一步深化中俄关系的战略基础
原文刊登于 《经济导刊》2015年7月号

发展中俄友好关系是我国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的迫切战略需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进一步深化的坚实基础、巨大潜力及可持续发展前景。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有充足理由充满信心。

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邻国,这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现实。长达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对于两国的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中俄同处中亚、东北亚地区,确保两地区的安全稳定对于营造两国和平发展所必需的安全环境与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21世纪是人类开拓海洋的时代,我国的主要安全威胁将主要来自于海洋方向,经济活动也将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海洋方向。建立与俄罗斯保持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对于我国构建经略海洋的陆上战略纵深,战略价值显而易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影响迅速扩大。美国则坚持遏制中国的崛起,其“亚太再平衡”矛头直指我国,不仅把60%的海空军部署到亚太,而且在我国周边拉帮结伙,企图抹黑、孤立我国。中国和俄罗斯发展伙伴关系,对破解美日战略、改善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发展环境,意义重大。

发展中俄友好关系是我国应对复杂严峻国际形势的迫切战略需要。而能否进一步深化中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关系是否具有必要的战略基础。从各种影响因素看,中俄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是扎实的。

中俄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良好现实基础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以来,中俄关系的发展一直积极而顺利。俄罗斯宣布独立建国伊始,中俄即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此后短短20多年,两国关系接连迈上几个台阶:1994年由“睦邻友好国家关系”上升为“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发展为“面向21世纪的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2年进一步提升为“平等互信、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4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

中俄关系提法的几次变化并非“文字游戏”,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反映出两国关系水平的持续提升。“建设性伙伴关系”高于“睦邻友好关系”,“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则把两国关系提升到战略高度。相较而言,在两国与各国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唯有中俄关系使用了“战略协作”一词。其固有的内涵是,“按照任务、方向、时间、地点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要求远远高于“战略合作”。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较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两国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实践看,在过去若干年中,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两国间的战略协作日益紧密、国际影响日益扩展;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两国更是相互给予了宝贵的支持。虽然两国对国际问题的立场与方法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中俄做到了及时磋商、及时协调,努力保持一致。不仅战略协作,而且务实合作包括经济合作、人文合作都在广泛展开。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仅元首会见每年就多达5、6次,莫斯科和北京成为两国元首新任和年度外访的首选地。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在过去这些年里中俄关系从未发生大的磕绊、大的波折,这在两国关系历史上、以及两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史中都非常少见。

另外,两国间业已建立的各种协调机制,对于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里既包括增进互信、消除分歧的机制,也包括促进合作、协调行动的机制。其中作用最为突出的是:两国元首会晤机制、政府总理及各部门领导会晤机制、军事安全主管部门间的磋商机制、政府各部门合作委员会机制、能源合作谈判代表机制,以及议会、政党合作机制、公共外交机制,等等。这些机制务实高效,对于增强战略互信,消除利益分歧、深化互利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2001年两国签订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及每隔5年续订的落实纲要,对于两国关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更是起到了重要指引作用。

正因如此,中俄两国领导人对于目前的两国关系都予以了高度的评价,称其为“大国关系的典范”、“最成熟、最具建设性的大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有充分理由认为,中俄关系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从而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坚实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俄战略利益具有相近性

在国际关系中,影响国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是国家利益。中俄两国之间国家利益的广泛相近性,在两国与各大国关系中都非常难寻,从而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坚实的国家利益基础。而战略利益的相近性主要源自于战略处境的相似性。

一是中俄同为新兴大国,意味着两国有着相近的战略诉求,都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与周边环境,都强烈希望改变严重失衡的国际战略格局,都坚定主张建立体现新兴国家利益、更加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秩序。

二是中俄同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国家,意味着两国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有着许多相近之处,都迫切需要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问题上相互借鉴,需要通过加强合作来共同防范转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三是中俄同为非西方大国,意味着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问题上,在坚持符合本国国情的价值观和社会政治制度自主选择权问题上,在推动不同文明包容互鉴、抵制西方文明“优越论”问题上,两国利益与共、需要联手行动。

四是中俄都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和抹黑,两国需要相互支持;在抵御西方霸权压力问题上互相支持。中国正在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央,要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必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立“紧密朋友圈”或曰“统一阵线”,俄罗斯无疑是其中的重要选择。俄罗斯处在与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紧张战略对峙之中,这种对峙可能具有长期性、全面性,俄迫切需要一个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理念相近的大国作为战略依托,中国无疑是最佳选择。

五是中俄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意味着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在新形势下的全球治理问题上,两国肩负着相近的历史责任,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在单极霸权依然猖獗的“准多极时代”,两大国在集结新兴力量、推动全球“多边共治”等问题上拥有共同的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的历史责任。

中俄战略处境的这种广泛相似性,决定了战略利益的广泛相近性,从而为两国相互亲近、相互走近,展开广泛的战略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国家利益基础。

中俄战略理念具有相通性

一是中俄在建立新型国家关系上理念广泛相通。中俄均赞同国家关系建立在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之上,而不是以大欺小、主导与被主导;均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而不是相互猜疑、相互防范;均坚持互利共赢,相互考虑对方的利益关切,而不是“强者通吃”、损人利己;均认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反对拉帮结伙、相互对抗。这种新型国家关系理念,既为两国关系的长期稳定提供了根本性保证,也为新型国际关系特别是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树立起了一面旗帜。

二是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理念广泛相通。这些重大问题包括:关于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反对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安全机制和以不干涉主权国家内政为核心的国际安全准则;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反对动辄制裁和滥用武力;反导、太空非军事化、北约东扩、防核扩散;反恐和打击“三股势力”;抵制“人权”、核能利用等领域的双重标准;抵御美欧向中亚和独联体扩展势力范围;朝核和东北亚安全;以及维护二战历史严肃性、落实二战战胜国国际法安排,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中俄都有着非常相近的主张。

三是在价值观问题上中俄的理念广泛相通。俄罗斯的“主权民主”和“可控市场经济”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尽管俄罗斯形式上搞了“三权分立”,但是实际上更多地是在实行近似于中国的“协商民主”。在坚持政治经济发展模式自主选择、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打压问题上,特别是在民主选择的自主性、民主模式的多样性、民主发展的阶段性、民主与稳定的关系等问题上,两国的理念与主张更是高度相近。欧美坚持以意识形态作为决定国家关系亲疏的标准,鼓吹“人权高于主权”,并且以此为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策动“颜色革命”和“民主动乱”,矛头直指中俄,更是将中俄逼进了同一条战壕。

中俄在国际关系运筹与国内民主建设等领域战略理念的广泛相通性,为两国深化战略协作提供了十分宝贵的价值观基础。

中俄战略优势具有互补性

中俄战略优势的互补性体现在方方面面,这些互补优势的发挥对于两国的安全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而将两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是地缘战略上优势互补。中国要应对主要来自海上的安全威胁、建设海洋强国,必须构建陆上战略纵深;俄罗斯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安全威胁及西方大国的战略挤压,同样需要将睦邻友好的中国作为安全依托和战略后方。

二是综合国力上的优势互补。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都在快速增长。世界普遍看好中国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的前景,俄罗斯对中国的国际分量也越来越看重。俄罗斯虽然不再是超级大国,但是综合国力不容小视,特别是其军事实力在全球仍然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作为昔日超级大国,其国际能量仍然居于世界大国前列。即使看经济方面,也不能仅仅看GDP,还要看其资源禀赋、自给能力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中俄两大国如能在综合国力运用上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完全可以产生“1+1大于2”的效应,可以抵御任何霸权联盟的战略压力。

三是外交运筹上优势互补。俄罗斯民族具有爆发力,中华民族具有耐久力。俄罗斯人行事张扬、喜欢扛旗,中国人遇事低调、行事谨慎。俄罗斯人擅长拳击,中国人擅长太极。中俄两国刚柔相济,联起手互为依托,可以抵御任何国际风浪。

四是发展要素上优势互补。俄罗斯的军工、航天、航空、材料技术比较发达,中国的轻工、电子、通信技术比较先进,两国可以结成“现代化发展合作伙伴”。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内企业正在积极地“走出去”;而俄罗斯要推进“再工业化”、实现快速发展急需外部资金投入,在遭受西方大国金融制裁的困难情况下尤其渴望中国的投资。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对于中国缓解资源短缺困难具有重大价值。中国是世界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的“战略买家”,对于俄罗斯发挥资源优势、维护经济安全具有重大价值。

五是在利用发展机遇方面优势互补。中国是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搭乘中国经济快车进而利用亚太发展机遇是俄罗斯实现国家复兴的不二选择。中国要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也需要利用俄罗斯相对快速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俄罗斯要实施东部地区开发战略,中国要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两者可以接轨互动。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利用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地缘优势;而用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可望有力带动俄罗斯经济的腾飞。

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世界各大国中与我国战略优势最为互补的大国。这种互补优势为两国之间国际战略与国内发展领域的接轨互动提供了重要便利条件,产生了重要牵引力量。

国际风云产生助推作用

目前中俄两国愈走愈近,一定意义上是与国际风云的助推作用密切相关。从国际形势发展的大趋势看,在今后几十年里,这种助推作用不可能出现实质性减弱。

冷战后期,前苏联与中国的战略对抗导致其腹背受敌、国力衰弱。俄罗斯有识之士早就认识到,与中国的战略对抗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大原因。因此,俄罗斯独立建国初期,虽然对内搞全盘西化改革、对外搞“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但是从高层到精英层仍然普遍重视发展与中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叶利钦时代,美国等西方大国将俄罗斯视为冷战的失败者,极力推动北约和欧盟“双东扩”、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彻底打破了俄精英层“西方视俄为大国、平等待俄”的迷梦。西方咄咄逼人的对俄遏制战略,令俄产生严重的安全危机感,逼使俄罗斯“双头鹰”面向东方的一支渐渐抬头,成为叶利钦主动提议将中俄关系提升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背景。

进入新世纪,亦即普京时代,随着俄罗斯国内政局日趋稳定、经济恢复日见成效,“建设强大俄罗斯”成为俄国内上上下下的强烈诉求,俄罗斯与西方在地缘政治上的固有矛盾因此而日益激化。在发展道路上,普京提出“可控市场经济”,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拉开了距离。在意识形态领域,普京推出“主权民主”,被西方视为专制独裁。西方接连在独联体国家策动“颜色革命”,更是触动了俄罗斯的敏感神经。俄罗斯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在各领域的冲突日益增多,其发展与中国关系的热情随之不断增高。

尤其是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与美国“撕破了面皮”、双方关系降至“冰点”,俄与欧洲大国的关系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之中。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俄西对抗”性质十分严重,可以说是冷战后俄西之间发生的性质最为严重的地缘战略对抗,这种对抗将俄罗斯进一步推向了东方、推向了中国。

回顾新俄罗斯建国以来二十几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国际风云的变幻推动着俄罗斯一步步疏远西方、走向东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及西方大国遏制、弱化俄罗斯的冷战思维,是俄罗斯与西方愈走愈远、与中国愈走愈近的重大推动因素。

国际风云的变化,还推动俄罗斯高层和精英层对中俄关系的战略认知不断加深。国家关系的发展,仅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客观存在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两国高层和精英层对战略利益共同性、相近性的战略认知。战略认知决定战略决策和战略行动。从两国关系发展的轨迹看,对共同战略利益战略认知的不断强化,在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非常重大。

世界已经进入由单极霸权向多极制衡过渡的“准多极时代”,一方面美国霸权加速衰落;另一方面,其他力量中心尚处在凝聚过程之中,国际秩序极易混乱无序。国际格局的大变动、国际秩序的大调整,必将促使处境相似、利益相近、理念相通的中俄两大国进一步相互靠拢,两国间的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必将在广度上日益扩展、内涵上日益丰富、成效上日益显著。

中俄发展经济合作关系潜力巨大

经济方面,中俄两国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两国有望组成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俄罗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占世界1/5的淡水资源和辽阔的土地资源。俄罗斯的教育、科研基础雄厚,潜力巨大。我国不仅拥有相对先进的制造业和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而且拥有令俄羡慕的资金优势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在高科技研发领域也表现出强劲势头。中俄在此领域互补优势的结合,可望大幅提升两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对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可或缺。

建设“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升级转型和可持续增长,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实现与地区国家共同发展的宏大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成功实施,不仅对于我国经济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意义重大,而且有望带动亚欧大陆经济板块的整体崛起,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和世界经济秩序的改造。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如果没有俄罗斯的积极参与,不仅“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难以实现,而且由于中亚国家均是俄罗斯所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员,自我国西部经过中亚国家达西亚、地中海的“中亚经济走廊”建设也会障碍重重。可以说,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多条互联互通经济走廊建设的关键性节点国家。

俄罗斯已与我国达成欧亚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互对接的明确共识,并且成为我国主导的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俄罗斯与我国共建“欧亚大通道”的积极性日益增高,北京至莫斯科的高铁建设即将付诸实施,一系列大型互联互通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规划之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我国主要战略协作伙伴的俄罗斯,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中俄在此领域的深度合作,不仅有望带动两国经济实现新的腾飞,而且将会进一步夯实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进一步深化的坚实基础、巨大潜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那种所谓中俄合作仅仅是“权宜性联盟”、两国必将重归对抗的预测则是别有用心,而那些抓住两国在细枝末节问题上的分歧“唱衰”中俄关系的滥调更不足为凭。对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有充足理由充满信心。当然,两国关系发展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性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努力予以消除。

(完)